合肥肿瘤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预测

2022-04-19 10:08:13 来源: 合肥肿瘤 咨询医生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 预测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目前pCR仍然是评估新辅助化疗治疗 的临床试验标准,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预测因子的研究将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对更多新的化疗药物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 进行预测。 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中被公认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这些亚型中,使用当前的治疗手段可以达到40%至50%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已将pCR作为评价乳腺癌新辅助试验治疗方案的重要观察终点。临床试验中发现有10%-35%的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对这些患者来讲,新辅助化疗在未增加 的同时,只是带来化学毒性作用和其他局部治疗的延迟。因此,新辅助化疗的 预测研究有助于筛选可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的患者进行化疗,并避免化疗无效的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术前化疗,从而提高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pCR率和长期生存率。新辅助化疗 预测的意义还在于其同样能预测乳腺癌辅助化疗的 ,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新辅助化疗后 预测研究 早期进行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预测研究主要围绕乳腺癌的临床指标与新辅助化疗 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不同临床研究的单因素分析中 大小、年龄和组织学分级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预测价值, 体积小、分化差、年龄小于35岁的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相对敏感,包括NSABPB-18在内的多个临床研究均发现组织学分级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pCR有预测价值,多因素分析也肯定了组织学分级在预测新辅助化疗敏感性方面的价值。 随着基因分析技术的发展,基因芯片分析技术也被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 预测。最具代表性的是MDAnderson 中心的含30个基因表达谱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多基因分析预测模型,对蒽环类和紫衫类药物新辅助化疗后pCR的预测有很高的准确性,其预测价值可以与ER对内分泌治疗和Her-2对赫赛汀治疗的预测价值相媲美。 近日,JCO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 预测的评论。评论中报道来自MDAnderson中心的Symmans等学者评估了新辅助化疗后联合或者不联合抗Her2靶向治疗的残存 负荷(RCB)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远期预测作用。该研究从1994年至2009年共入组115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5组(T/FAC-1n=219,T/FAC-2n=262,T/FAC-3n=342,FACn=132和H+T/FECn=203),通过RCB指数来预测每个亚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发现在这四个RCB级别(pCR、RCB-I、RCB-II、RCB-III)中,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81%、55%、23%。RCB指数及分级是基于瘤床及残存 的最大面积、残存 细胞亚型、受累淋巴结数目、最大转移灶大小的一个评分体系。 新辅助化疗后的预后预测还有多种评估方式。Jeruss等人提出的治疗前临床分期和治疗后病理分期(CPS)加上雌激素受体状态(E)和 分级(G)—CPS+EG评分考虑了治疗前分期,术后yp分期,以及雌激素受体状态和分级(CPS+EG分数)。该评分体系包括0(pCR)到6七个类别,分数越高,预后越差。CPS+EG评分通过结合有限的生物学信息而不是HER2状态给yp分期提供独立的预后信息。CPS+EG评分在HER2阴性/HR阳性 患者中已被独立验证,并且作为正在进行的新辅助治疗后临床试验(如PENELOPE-B(NCT01864746)和OlympiA(NCT02032823))的入选标准。 最近已有研究回顾性验证了包括HER2的表达状态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两个不同截点(1%或10%)在内的CPS+EG评分体系,并重命名为Neo-Bioscore。我们鼓励直接比较RCB和CPS+EG及Neo-Bioscore评分,这三个预后评分体系基本上是由相同的研究者开发。 新辅助治疗后风险评估的其他方法还包括残余 的分子表征。这些方法包括残留 组织中的EndoPredictEP和EPclin评分,其向CPS+EG评分体系加入了独立的预后信息,但需要额外的分子检测。无复发生存的术前内分泌预后指数,其考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的 大小和生物学,也已显示其预后预测作用,可用于那些没有从额外辅助化疗中获益的乳腺癌患者。 结语 目前pCR仍然是评估新辅助化疗治疗 的临床试验标准,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预测因子的研究将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对更多新的化疗药物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 进行预测。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