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肿瘤

腹块贫血大便性状改变需警惕大肠癌

2022-04-19 08:23:02 来源: 合肥肿瘤 咨询医生

腹块、贫血、大便性状改变需警惕大肠癌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人的大肠大约长1米左右,位于人体的腹腔内,包括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其主要作用是接受经小肠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并吸收水分,余下的废物就是粪便,停留在直肠,定期排出体外,一般每天1~3次。以上部位发生的恶性 ,统称大肠癌。 近年来随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已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 ,在我国占整个恶性 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第3~6位,且发病情况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80年代开始到现在大概增加了二倍,已接近西方国家的发病情况。 怎样才能发现大肠癌?由于大肠在腹腔内,当 比较小时,症状往往不明显,随着 的增长及所处大肠的部位不同,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如:长在右半结肠(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偏右区)的 由于此处粪便尚未成形,通过多无障碍,会因肿块或 表面出血表现出腹部出现肿块、贫血、消瘦;而 长在左半结肠(横结肠左区、降结肠、乙状结肠)时则因粪便已基本成形,加上 毒素的刺激,临床上可有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大肠表面常有黏液或血液,甚至出现肠梗阻等,而直肠癌的早期表现则很像痔疮出血、痢疾等,晚期由于肠道的狭窄,可有大便形状变扁、变细或表面带沟等,正是因为大肠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漏诊率可高达40~70%,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大肠癌的治 果主要决定发现的早、晚及治疗方案正确与否。临床根据 侵犯肠壁深度、淋巴结情况、有无远处转移等情况,分为四期:Dukes'A、B、C、D。临床治疗 差异很大,所以早期诊断很重要。 我曾在临床不止一次的遇到一些病人,因长期便血、便次增多,被诊为“痔疮”,但久治不愈,来求助于我们,通过简单的直肠指诊检查,结果发现不少其实是直肠癌,有的初诊时即发现 已占满直肠一周与周围组织固定,无法切除,只能姑息治疗,这是特别要引起我们病家及非专科医生重视的,一旦有大便性状改变,内科治疗两周不愈者应及时做直肠指检或直肠镜检,以免延误治疗最佳时机。 (实习编辑:梁晓咏)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