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风险小于预期
2022-04-19 20:16:08 来源: 合肥肿瘤 咨询医生
高危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风险小于预期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与开胸患者或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行微创可视胸腔镜手术的患者或行楔形切除术的患者术后12个月呼吸困难较少,且体能状态更好。
一项新研究显示,生活质量差的高危肺癌患者仍可安全地进行手术。在行亚肺叶切除术的可手术1期肺癌患者中,初始生活质量差不能预测严重不良事件风险升高或者无癌生存或总生存差。
此外,与开胸患者或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行微创可视胸腔镜手术的患者或行楔形切除术的患者术后12个月呼吸困难较少,且体能状态更好。
上述结果是在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2014年会上报告的,基于Alliance研究(美国外科医师学会 学研究组[ACOSOG]Z4032)的数据。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亚肺叶切除加近程放射治疗组或亚肺叶切除不加近程放射治疗组。
“生活质量终点最初被纳入,因为我们知道近程放射治疗干预的转归可能与非近程放射治疗相当。”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华盛顿大学(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胸外科主任BryanF.Meyers医学博士说。“如果您实施两种转归非常相似或一致的干预,您可能会从另一层面——可能就是生活质量层面——来选择其中一种。然而,结果发现这并非这两种疗法的决胜因素或分辨因素。”
该研究的重要之处在于,其显示“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的患者人群仍可能接受挽救生命的手术治疗。”参与该研究讨论的布里格姆和妇女医院(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MichaelT.Jaklitsch医学博士评论道。
“我认为该研究的结果清晰地告诉全科医师:由于微创技术的存在,生活质量受损的极病重患者仍可接受现代胸外科手术,手术不会使他们变得更差。”Jaklitsch博士在接受Medscape医学新闻采访时说。
高危可手术患者
既往研究提示,在手术并发症中危的肺癌患者中,生活质量差不能预测肺叶切除术后生存较差。
研究者使用ACOSOGZ4032试验中高危肺癌患者的数据,来研究基线生活质量评分与亚肺叶切除术后转归之间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经活检证实为1期肺癌, 直径<3cm,有1种主要或2种次要的并发症危险因素。患者平均年龄约为70岁,是亚肺叶切除术(而非肺叶切除术)的合适候选者。
由于接受或不接受近程放射治疗的患者的生存或生活质量没有差异,因此两个研究组的数据合并进行分析。
共212例患者在基线和术后3、12及24个月完整地完成了简明-36(SF-36)生活质量问卷和圣迭戈加州大学(UCSD)呼吸困难问卷。
患者基线生活质量较差,体能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中位SF-36评分分别为42.7和51.1,该量表的评分范围为0~100(100意味着状态极佳)。他们的中位基线UCSD呼吸困难评分为70.8。
初始生活质量评分低于中位值不能预测生存差。然而,呼吸困难评分低于中位值或术后12个月呼吸困难评分下降较大可预测生存变差。
术后3个月时,SF-36体能状态评分提高≥10%的患者百分率在行可视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高于在行开胸术的患者(16.5%对3.6%)。行这种微创手术的患者在术后12个月时呼吸困难评分提高的可能性也更大。
手术可能是极病重患者的治疗选择
“据我所知,该研究是迄今报告的唯一一项在高危可手术肺癌患者人群中前瞻性搜集数据的研究,它有很大的价值。”Jaklitsch博士在他对该研究的讨论中评论道。
然而,他提出可以用3个更简单的测试来确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完成SF-36问卷相对快速,但是我发现该问卷过于粗糙,在老年患者中无法区分生活质量的好坏。”Jaklitsch博士说。“我们一再发现最简单的方法价值最大,例如,6分钟步行距离、爬楼梯和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照顾自己的能力。”Meyers博士说他赞同这一点。
TAG:
上一页:高危参数明确了肺癌筛查对象
下一页:高糖膳食增加肺癌风险
相关阅读
- 2022-04-19鱼鳞肺癌中晚期现在化疗中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 2022-04-19高龄肺癌患者在手术后有更高的生存率
- 2022-04-19高龄肺癌患者减少术后并发症护理
- 2022-04-19高龄肺癌围手术期要准备什么
- 2022-04-19高血糖指数增加肺癌风险
- 2022-04-19高脂饮食的人更易患肺癌预防肺癌多吃8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