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肿瘤

微小结节肺癌虽不算可怕也不可姑息

2022-04-19 11:49:41 来源: 合肥肿瘤 咨询医生

微·小结节肺癌虽不算可怕,也不可姑息!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肺部发现微·小结节就一定是肺癌吗?需要恐慌吗?最近,我国第一部系统多学科阐述“微·小结节肺癌”的专著《微·小结节肺癌》问世出版,一起来看看微·小结节肺癌该如何诊断和治疗吧! 肺癌是世界范围发病率最高的 ,也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位居首位的 “头号杀手”。 最近,由上海市胸科医院廖美琳教授领衔的团队,在张国桢、朱雄增等诸多专家鼎力相助下,从流行病学、影像学、病理与分子生物学、外科治疗、内科治疗等多角度、系统性地阐述了微·小结节肺癌的临床特点、诊疗策略等诸多方面,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多学科阐述“微·小结节肺癌”的专著,填补了我国肺癌研究中的部分空白。 《微·小结节肺癌》一书按照临床概述、诊断治疗的顺序进行阐述,介绍了其定义、发生率、临床特点、随访策略。 而后,该书详述了微·小结节肺癌影像学、病理学的特征、特点,并探讨了手术方法、放疗、介入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在微·小结节治疗中的应用,尤其是极少数晚期微·小结节肺癌和多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 最后的典型病例分析时直观地展示各类型微·小结节肺癌的诊疗实例。 不是所有肺部微·小结节都是癌,如何诊断? 临床上,我们把1cm及以下的结节成为微结节,1-2cm的结节称为小结节,总称为微·小结节。肺部的微·小结节中有一定比例的恶性结节,即早期肺癌。 廖教授指出,事实上,肺部微·小结节有80%-90%都与肺癌无关,有炎症、感染、结核、霉菌、亚段肺不张、出血等多种可能性,需要医生仔细诊断鉴别。 书中指出,相对于胸片、痰检等检查手段,使用低剂量螺旋CT能大大提高微·小结节及其恶性病变的检出率。2011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研究表明,低剂量螺旋CT和胸部X片对比,在发现的1060例肺癌中,两组患者的7年死亡率,低剂量螺旋CT组要比胸部X片组低20%。 同时,针对提升微·小结节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上海市胸科医院还率先推出三维重建薄扫CT,这种CT比传统CT精度更高,更易判断出结节内部密度情况,从而判断出结节的类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准确信息。 研究表明,术前能明确性质可使30%-90%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在近期医院手术的161例早期肺癌患者中,97.5%是肺腺癌,腺癌是微·小结节肺癌的主体。 发现微·小结节应当如何处置? 临床上,根据CT中结节密度能够区分出纯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纯实性结节。在这三类结节中,恶性病变分别占18%、63%、7%,因此,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更应该被关注。而纯实性结节虽然恶性病变比例小,但是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在随访及治疗上要提高警惕。 对于结节的观察时间,文献大多推荐2年,不过廖教授也指出,微·小结节肺癌是一种“懒惰癌”,进展相对缓慢,发现微·小结节的患者应当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关注微·小结节的发展进程,这一随访观察过程比较好能持续3年。 微·小结节肺癌应当如何治疗? 手术是目前微·小结节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且预后较好。对于一些原位性微·小结节肺癌,术后五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100%,并且目前还没有复发案例。 不过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或手术不耐受的患者,应当考虑以放疗为主,如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此外,在诊断中,还需要分辨出原发病灶和转移灶的区别,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TAG: